2025年10月18日,威客电竞志愿者团队在通会桥社区顺利完成新一期编程启蒙课程。与往届主要面向低龄儿童、采用Scratch等图形化工具的教学模式不同,本次课程标志着社区编程教学的一次重要探索——在保留趣味性的同时,首次为年龄稍长的青少年引入了Python代码编程基础,旨在打造一个覆盖面更广、层次更分明的社区科普课程体系。

从图形积木到代码文本:教学内容的适应性升级
“给变量、函数起名字,就像给我们身边的事物贴标签,但有自己的规则。”在面向新年龄段学生的课堂上,志愿者从“标识符与关键字”入手,用生动的比喻,引导孩子们理解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。

课程的核心在于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认知。志愿者们巧妙运用“不同盒子装不同东西”的类比,帮助学员们建立起对整数(int)、浮点数(float)、字符串(str)和布尔值(bool)等基本数据类型的直观理解。随后,志愿者通过“如果年龄大于6岁就可以上学”等贴近生活的if...else...选择语句,以及for循环“排队报数”、while循环“重复问好”等案例,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们构筑程序设计的逻辑思维。

从单向输出到双向互动:课程设计的持续性优化
此次教学实践,是威客电竞对社区科普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性升级的组成部分。据了解,课程改革方向主要包括扩大受众年龄范围与增强内容专业性。团队计划在延续原有低龄段卡通编程、图形化通关教学模式的基础上,为社区更高年级的青少年量身打造更具深度的编程启蒙内容,并融入人工智能、新能源等前沿科技科普,使课程结构更立体,以满足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学习需求。
以实践促改革:志愿服务模式的纵深发展
本次课程在巩固知识的arcade游戏编程实践中结束。未来,学院志愿服务团队将依托此类社区实践反馈,持续优化课程内容与形式,致力于构建一个涵盖多年龄段、融合趣味性与专业性的阶梯式科普课程体系,让科学梦想在更多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。
(审核:任成轩)